close

th22  

讓孩子學會「輸得起」

身為別人父母的你,曾經有過這樣的「慨嘆」嗎?「孩子要風得風,要雨得雨,但是仍不懂得知足,面對小小挫折時更是輸不起。」

現在很多家庭均是「一個起,兩個止」,愈來愈以孩子為中心,可是帶來的並不是開心、自律、有主見的孩子,更令人惋惜的是,報章上不時刊登孩子因為在情感、學習、家庭問題上感到挫敗而濫藥,甚至傷害自己的報導。

遊戲中經歷成敗

父母無法使孩子免疫於挫敗,挫敗及失望既可以是引致他們情緒起伏的「元兇」,但同時是孩子學會「輸得起」的唯一「抗體」,為他們從小製造機會,從遊戲及學習活動中經歷「成」「敗」,是培養他們「輸得起」心態的第一步。在經歷得失的過程中,父母除了在旁鼓勵支持外,不妨多留意他們當中的付出,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限制之餘,也了解自己的能力及欣賞自己做得好的地方,讓他們明白不斷嘗試努力,就已經是對自己及父母最好的交代。

孩子的世界其實很小,對他們來說,就算是一些「雞毛蒜皮」的小事,可能已是他們有生以來最大的挫敗,因此父母應避免凡事只從自己角度衡量失敗的「重量」。與此同時,他們的思想往往傾向較單面,容易只以一個即時想法及解決辦法去面對問題,因此他們經歷的失望往往容易帶來很大的打擊及引致鹵莽的舉動。有見及此,父母不妨在生活中多嘗試與他們一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,並教導他們以多角度看待事物的發生,就算遇上不能控制的挫敗,仍有選擇如何面對的權利及勇氣。

父母怕失威 孩子輸不起

「怕失威」的父母容易倒模出「輸不起」的孩子。在孩子面前,不少父母往往只愛談及自己或他人的「威水史」,希望藉此激勵他們,但這樣「報喜不報憂」的做法其實給他們一個非常不好的信息——我不能失敗。父母不妨多與孩子一起分享失敗經驗,告訴他們,你的感受,這樣才可以讓他們看到你如何勇敢面對挫敗。與此同時,大家一起分享如何處理失望,例如當看見一個自己喜歡、既漂亮又名貴的手提包,不妨主動告訴他們,自己也渴望擁有一個類似的手提包,所以會努力掙錢買下它,不過即使買不到也沒有什麼大不了,看到這樣漂亮的東西已經很不錯了。 

事實上,就算沒有千言萬語的說教,父母能夠以身作則,積極處理失望,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身教。 

作者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臨心理學家 陸詠詩  

原文刊登於201373香港明報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輸得起 輸不起 經歷成敗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芥兒親子共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